相關文章
RELATED ARTICLES2020-03-28
2020-08-12
2015-06-11
2023-11-03
2022-12-06
2020-09-15
2023-08-04
2020-01-10
2022-02-16
2024-06-07
骨科手術:在骨折修復、關節置換、脊柱手術等骨科手術中,ASOM-4 可幫助醫生清晰觀察骨骼、關節、神經和血管等結構,進行精細操作,提高手術的準確性和成功率,降低手術風險。
手外科手術:適用于手部創傷修復、斷指(肢)再植、周圍神經損傷修復、手部先天畸形矯正等手術。通過顯微鏡的放大功能,醫生能更精確地吻合血管、神經和肌腱,提高手術效果,促進手部功能恢復。
眼科手術:常用于白內障摘除、青光眼手術、角膜移植、視網膜手術等眼科顯微手術。它為醫生提供清晰的眼部組織結構圖像,使手術操作更精細,減少對眼部組織的損傷,提高手術質量,有助于患者視力恢復。
胸外科手術:在肺部手術、食管手術、縱隔手術等胸外科手術中,ASOM-4 能幫助醫生清晰觀察胸部組織和器官的細微結構,準確進行病變切除、血管和神經的處理等操作,提高手術的精準度和安全性。
燒傷整形科手術:可用于燒傷創面修復、皮瓣移植、瘢痕修復等手術。借助顯微鏡,醫生能夠更精確地進行皮瓣的切取、移植和血管吻合,提高皮瓣的成活率,改善燒傷整形手術的效果。
泌尿生殖外科手術:在腎臟手術、輸尿管手術、前列腺手術、精索靜脈曲張手術等泌尿生殖系統手術中,該顯微鏡能為醫生提供清晰的手術視野,便于精細操作,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,提高手術效果。
動物實驗、解剖及生命研究:適用于科研機構進行動物實驗、解剖學研究以及生命科學相關的微觀研究工作。為科研人員提供清晰的觀察視野,助力科研工作的開展。
高分辨率與清晰度光學系統:采用優良的光學技術,能夠提供高分辨率、高清晰度的圖像,使醫生能夠清晰觀察到手術部位的細微結構,立體感強,景深大,為手術操作提供了精準的視覺支持。
冷光源同軸照明:配備冷光源雙光纖同軸照明系統,視場亮度均勻且良好,避免了熱光源對手術部位組織的損傷,同時提供清晰、無陰影的照明效果,有助于醫生準確判斷手術區域的情況。
多功能設計:助手鏡與主刀鏡可成 90° 或 180° 觀察,能夠同時滿足骨科及眼科等不同顯微外科手術的需要,方便手術團隊成員之間的協作與配合。
靈活的變倍與調焦功能:具備多種變倍方式,如固定檔變倍、四檔變倍、連續無極變倍等,醫生可根據手術需要靈活調整放大倍率。腳控自動微動調焦功能操作便捷,能夠精確控制焦距,確保手術過程中始終保持清晰的視野。
便捷的操作與穩定的機架:儀器操作簡單,配備的腳踏控制器具有多種功能,如控制三維微動、電動微調焦等,且采用防水設計,方便醫生在手術過程中操作。機架設計穩定,運動靈活,部分型號的機架具有三維微動機構,行程更大,能夠滿足不同手術場景下的位置調整需求。開機調焦置中,X - Y 平動自動回零功能,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和準確性。
目鏡:放大倍率通常為 12.5×,瞳距范圍 55 ~ 75mm,視度調節 + 6D ~ -6D,可根據醫生的視力情況進行調節,提供舒適的觀察體驗。
雙目主刀鏡:亮度良好,部分型號主刀鏡體角度可調節,如 30°~90° 可變傾角主刀觀察鏡,方便醫生在不同手術角度下進行操作。
變倍系統:
手動四檔變倍:倍率一般為 6×、10×、16×,視場直徑分別為ф34、ф20、ф13mm,醫生可根據手術進程手動切換倍率。
電動連續變倍:倍率范圍如 4×~24×,視場直徑相應變化,如 Φ50mm ~ Φ8.2mm,可實現更平滑的變倍調節,滿足手術中對不同放大倍數的需求。
同軸助手鏡:與主鏡同倍率同視場同光路(部分型號固定 180° 觀察),方便助手與主刀醫生同步觀察手術區域,協助手術操作。
同軸照明:照明光斑ф50mm,物面大照度可達 100000lx(不同配置可能存在差異),提供充足且均勻的照明,確保手術視野清晰。
大物鏡焦距:常見為 200mm,也可根據手術需求選擇 175mm、250mm、300mm、350mm 等不同焦距的物鏡。
Z 向調焦范圍:±25mm,Z 向調焦速度一般為 33s / 全程,能夠快速、準確地調整焦距,適應不同深度的手術部位。
儀器伸展半徑:最大伸展半徑可達 1100mm 或 1200mm(不同型號有所不同),可靈活調整顯微鏡的位置,滿足手術中的觀察角度需求。
腳踏控制器:具備多種功能,如 2 功能腳踏控制電動微調焦,8 功能腳踏控制三維微動等,且均采用防水設計,方便醫生在手術過程中通過腳踏操作,解放雙手,專注于手術操作。
機架:部分為經濟型機架,三維微動機構,操作靈活;部分為豪華型機架,橫臂最大旋轉角度 0~300°,大物鏡距地面距離可在一定范圍內調節,如 800mm≤H≤1250mm,以適應不同手術臺高度和醫生操作習慣。
術前準備:將 ASOM-4 移動至手術臺旁合適位置,確保機架穩定。接通電源,打開顯微鏡電源開關。檢查目鏡瞳距是否與醫生眼睛瞳距適配,如有需要,進行調節。根據手術類型和醫生習慣,選擇合適的物鏡焦距,并安裝到位。
開機與初始化:開機后,顯微鏡系統進行自檢,完成后自動進入初始狀態,此時調焦位置處于中間位置,X - Y 平動自動回零。
調節照明:通過顯微鏡控制面板或腳踏控制器,調節冷光源的亮度和照明光斑大小,使手術區域獲得均勻、明亮且無陰影的照明效果。
調節放大倍率:若為手動四檔變倍,醫生可通過手動旋轉變倍轉鼓,選擇所需的放大倍率(6×、10×、16×)。若為電動連續變倍,醫生可通過腳踏控制器上的相應按鍵,實現 4×~24× 之間的連續變倍調節,以滿足手術過程中對不同放大倍數的觀察需求。
調焦操作:醫生通過腳踏控制器上的微調焦按鍵,控制 Z 向調焦,使手術部位在顯微鏡視野中呈現清晰圖像。在手術過程中,根據手術部位的深度變化,隨時進行調焦操作,確保始終保持清晰的觀察視野。
X - Y 平面微動:在手術過程中,若需要調整顯微鏡的觀察位置,醫生可通過腳踏控制器上的 X - Y 平面微動按鍵,精確控制顯微鏡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,使手術視野能夠覆蓋到需要操作的部位。部分型號的顯微鏡還具備三維微動機構,醫生可根據實際需要,靈活調整顯微鏡的位置和角度。
助手鏡調節:助手可根據自身觀察需求,調節助手鏡的瞳距和視度,確保能夠清晰觀察手術區域。助手鏡與主刀鏡的倍率和視場相同,方便助手與主刀醫生協同操作。
手術過程中的觀察與操作:醫生通過顯微鏡目鏡觀察手術部位,利用顯微鏡提供的清晰視野,進行精細的手術操作。在操作過程中,可根據需要隨時調整放大倍率、焦距和觀察位置,確保手術順利進行。
術后操作:手術結束后,關閉顯微鏡電源開關,斷開電源連接。清潔顯微鏡的目鏡、物鏡和機身表面,去除手術過程中沾染的血跡、污漬等。將顯微鏡妥善放置在需要的位置,做好防護措施,以備下次使用。定期對顯微鏡進行維護和保養,確保儀器性能穩定可靠。
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
滬寶食藥監械經營許20220040號
產品咨詢